不管你多窮!也別對孩子喊「窮」
一百個父母,有一百種教育孩子的方式。
有人喜歡窮教育,有人習慣了富養孩子,還有人拿著錢,天天喊窮。
讓孩子知道家庭很「窮」,是好,還是壞呢?
很喜歡一種答案:「別喊窮,沒人給你錢;別想哭,沒人會在乎;別乞求,別人等著看笑話;別低頭,地上沒有黃金只有石頭。」
培養有骨氣的孩子,是父母應有的責任,不管多窮,都別喊窮了。
Advertisements
01
喊窮的父母,會讓孩子很自卑。
工程師愛德華·墨菲通過不斷實驗,得出一個結論:「凡事可能出岔子,就一定會出岔子。」
換一句話說,就是——如果有兩種或以上選擇,其中一種將導致災難,則必定有人會作出這種選擇。
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。
為什麼我們習慣性盯著壞的一面,而不是好的一面呢?其中的心理暗示,我們無從說清楚。
但是我們應該在孩子的身上,避免「墨菲定律」的發生。若不然,孩子的心理陰影面積,會不斷增加。
知乎上,有人問:「父母總是哭窮,是什麼感覺?」
網友「小安」用小故事,作為回答。
身邊的一個孩子,爸爸媽媽不願意給他買這買那,總以為,金錢來之不易,應該緊緊地摳住。
有一天,孩子和玩伴在一起,要買零食。但是父母拒絕了,其他孩子卻吃得津津有味。
Advertisements
之後,其他的孩子都取笑他。
更離譜的時候,孩子要買作業本,父母也要借機會喊窮,只是買最廉價的作業本。
久而久之,孩子變成了畏畏縮縮的人,還被同伴孤立。
父母告訴孩子:「我們窮,我們就算是低人一等。」
自卑、抑鬱之類的詞語,無形之中就從孩子的身上體現出來了。
生活有幸福、不幸,兩種選擇,但是父母卻帶著孩子一起,選擇了「不幸」。這就是墨菲定律在家庭裡,源源不斷地發酵。
說實話,被「喊窮」環繞的孩子,連賺錢的勇氣都弄丟了,還談什麼人生理想。
太多的想法,還沒有開始,就因為「我家窮、父母無法支持」,就放棄了。
哲學家斯賓諾莎說過:「由於痛苦而將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。」
喊窮導致孩子越來越自卑,父母於心何忍呢?
02
天天喊窮,也改變不了家庭的狀況。
社交的時候,我們會主動遠離「自帶窮人氣」的人,因為我們都想靠近正能量的人,去和財富結緣。
那些喊窮的人,卻把窮人氣往身上攬,從而被正能量的圈子排擠。
我的一個親戚,住在山溝裡,家裡窮得常常揭不開鍋。
左鄰右舍、親人都幫他,把舊衣服送給他。
他拿著舊衣服,穿到孩子的身上,就說:「我們都窮成這樣了,衣服都買不起了。」
後來,親戚的孩子外出打工,收入還不錯。但是親戚卻始終要求孩子把工資交出來,並且存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