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乖孩子」變得不知感恩?警惕3種「見效快」的教育方式 很多父母都做錯了卻不自知

「真是養了個不知報恩的孩子!」

前幾天,閨蜜又在小群裡痛斥兒子的不是。

她的兒子進入青春期後,要麼說話就開懟,要麼問到跟前他也不理,氣得閨蜜三天兩頭找我們「倒苦水」。

不得不說,養孩子真的太難了。

前幾年,我們都羨慕閨蜜,把兒子教得服服帖帖,幾乎沒聽說過有「雞飛狗跳」的時候。

那時候,閨蜜經常批評我們管孩子太拖泥帶水。她表示,管教孩子就是要「快准狠」。

如今看著閨蜜的「痛苦」,我們也不知道從哪裡安慰。

但是,從閨蜜的親子關係中,想起了《正面管教》一書中的一句話:

一種教育方法對不對,就看它是否長期有效。

5歲的孩子吼他一句,就能制止行為,10歲以後呢?

10歲的孩子打他一頓,就能管兩天,15歲以後呢?

父母於子女,的確有很多制衡孩子且見效快的方法,但往往是見效越快,傷害越大。

教育是生命之間的滋養,不是百米衝刺的賽跑。

為人父母,要警惕以下3種「見效快」的教育方式,現實生活中,很多父母都在用。

1、打罵式教育

「孩子不聽話,打一頓就好了」

電視劇《你好檢察官》中,有個叫李銘起的孩子,家境優渥,卻和其他孩子一起,對同班同學進行校園霸凌。

朝人家扔籃球、冷水澆頭、強迫交納「保護費」,被霸凌的同學不堪侮辱,選擇結束生命來逃離這一切。

一個家庭條件很好的孩子,為什麼會把同學逼向絕境呢?

李銘起的爸爸是一名企業家,雷厲風行的性格在商場上叱吒風雲,在親子教育上,他也講究速戰速決。

他的教育理念就兩個字:吼和打。

霸凌事件後,律師找到李銘起了解情況,當他嚇得不敢回答時,爸爸直接一腳踹向了他。

《父母的覺醒》中說:「每個孩子都有成為優秀人的潛質,只是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方式,賦予了孩子不一樣的人生。」

暴力教育,傳遞給孩子的除了沿襲一生的恐懼、不安,更可怕的是處理事情的方式。

父親每次落下的巴掌,無異於在告訴孩子:只要不聽我,打一頓最有效。

成為媽媽後,我深刻體會到為人父母的難處,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孩子能快速改變、越來越好。

看過一個題為「當父母打你的時候,你心裡想的是什麼」的調查,對800人進行了問卷抽樣:

A.改 B.怕 C.恨

結果顯示,40%選擇了「怕」,60%選擇了「恨」,選擇「改」的卻是零。

被打的孩子,從來都認識不到自己的問題。

不可否認,當身體和力量均佔上風的成年人,採取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,幾乎可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。

然而,孩子不是敵人,教育也不是戰場。

用懸殊的力量讓孩子屈服,這不是教育,而是教訓。

2、內疚式教育

「我這麼辛苦,都是為了你」

所謂的內疚式教育,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相對應的概念:罪疚誘導。

意思是關係中的一方通過讓另一方感受到內疚,從而使對方服從自己的意願。

也就是說:當父母不斷地給孩子製造內疚,就是在為自己積攢道德資本,為接下來的控制做準備了。

就像綜藝《不要小看我》中黃小桃的媽媽,因為4歲的女兒背不出課文而情緒失控:

「她每到那個地方又背錯,我就抽自己一耳光……然後我就看到,女兒的表情變得特別的驚恐」。

這就是在通過給女兒製造內疚而控制她。

而從小經歷內疚式教育的孩子,長大後也特別容易為別人的情緒負責,甚至就會形成我們常看到的「討好型人格」。

邊界模糊不清,事事自我歸因。

當「負罪感」成為生命的底色,一個人就很難感受到心安理得的快樂。

心理學家張怡筠博士說過:

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覺得「我值得」,最差的教育是讓孩子覺得「我不配」。

「內疚式教育」會給孩子傳遞一種信息,那就是「我如果不能讓父母滿意,那我就不配得到他們的愛」。

這樣的孩子很難實現自我成長,他們習慣了順從和討好父母,以此獲取自己的存在價值。

但真正的愛沒有愧疚,只有輕鬆自在。

每一個孩子都需要擁有精神上獨立的資本。

欣賞和接納,才會讓孩子把「我不配」的思維轉化為「我值得」的力量,找到自我的價值。

3、恐嚇式教育

「你再不聽話,我就不要你了」

微博上曾做過這樣一個小調查:那些被恐嚇長大的孩子,最後都怎麼樣了?

結果顯示:有78%的人說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過父母的恐嚇,其中有39%留下了心理陰影。

有一位網友的回憶很扎心。

小時候,媽媽說的最多的就是:

你再不聽話,媽媽就不要你了;

你就是撿來的,再這樣我就把你丟回去。

就因為媽媽的這些話,她被嚇了整整18年,每天都過得提心弔膽,擔心自己哪一天會被拋棄。

所以,小時候無論父母說什麼,她都一一順從,總會在他們面前表現得乖巧,從來沒有自己的主見 。

因為害怕被拋棄而討好,是威脅式育兒下成長孩子的常態。

《無條件養育》中提到過,父母的這種做法叫「愛的撤回」:是一種情感拋棄,它是比體罰更冰冷的懲罰。

尤其是父母說「你再不聽話,我就不要你」之類的話,就是在「扼殺」孩子的安全感,會讓孩子產生焦慮情緒。

讓孩子有一種心理負擔:我只要乖乖聽話,爸爸媽媽才不會丟下我。

被威脅後變得乖巧和聽話的孩子,只是因為「恐懼」和「害怕被拋棄」而選擇的被迫妥協,而非發自真心地想去做。

簡尼爾·森在《正面管教》中說:

一個人長期行為從根本上來說源於內心的認同,而不是外界的壓力,比如威脅。

孩子所有的安全感和歸屬感,都來自於父母對孩子的認同。

它包含鼓勵和尊重,讓親子關係達到「雙向流動」。

只有讓孩子有一種「我是被愛著的」的自信,才能在他心裡築起一座愛的「歸巢」。

親子相處時,父母可以發脾氣,但絕不可假裝拋棄、逼迫妥協和情感控制。

因為它們傳遞了一種信息,那就是「你並不是真的愛他,而是只愛不犯錯的他」。

在孩子通往成功的路上,大人多一份忍耐,情緒收一點、語言柔一點、尊重多一點。

讓愛在放肆中滋養,教育在成長中克制。

只有這樣,孩子的成長才會裝滿幸福。

文章來源:搜狐

Click to show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