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兒子,以後別帶孫子來看我了...」一位老母親的哭訴,刺痛了無數老人的心
三、現代家庭,啃老變了樣,親情也變了味
不少年輕人表面看是自立了,其實從不曾真正「斷奶」。他們成家立業,房子車子是父母出的,孩子出生,還是父母養的。有多少老人,沒日沒夜帶孫子,結果累出病,還得自己看病自己掏錢。有多少老人,一輩子沒求過人,到老了連個說「不想帶了」的權利都沒有。你問他們為什麼不拒絕?他們說:「怕兒女日子更難。」你再問一句:「那你們難不難?」他們沉默了。
四、真正的孝順,不是把父母當「工具人」
父母含辛茹苦養大了我們,不是為了等到老了、再被我們壓榨一輪。他們願意幫忙,不等於必須幫;他們偶爾貼補,是情分。別等他們老得走不動了,我們才發現,從來沒問過他們累不累、想不想、能不能,而只是一直在問:「你能不能再幫我一陣子?」我們也別再拿「帶孫子」當成孝順的藉口。老人不是孤單,他們是被我們用孫子的名義「困住了」。真正的孝順,是理解、是尊重、是照顧,不是吆喝一聲、就丟過去一個孩子,然後轉身瀟灑。
Advertisements
劉阿姨後來還是開了口。那天晚上,孩子睡了,她給兒子發了一條訊息,只寫了一句話:「兒子,你以後別帶孫子來看我了。」她不是狠心,也不是絕情,而是真的撐不下去了。這把老骨頭,不是鐵打的;這顆老心,不是機器的。親情,從來不是一頭熱就夠了;家,不是靠一個老人在背後撐著就能永遠不倒的。有一種沉默叫忍了太久,有一種絕望叫「我真的不想再這樣活」。
對此,網友們紛紛留言評論:「身為一個三寶媽,我太有感覺了。我的公婆、自己的爸媽都幫我帶過孩子。而且都是非常盡心盡力。不可想像,假如沒有他們的幫忙。我怎麼能撐下去?」、「老人不欠我們的,幫我帶孩子我很感激,我常對孩子說,奶奶對你好吧!以後長大了對奶奶也要好!儘管和老人也會鬧矛盾,但我從來不在孩子面前,說他奶奶一句不好。」、「現在不帶孫子好像是犯罪,和兒子媳婦住一起真的很理解。」、「我就是沒有老人幫忙帶,兩個大人,每天忙得腳打後腦勺,不能全推給老人,老人也要理解子女。」
參考來源:騰訊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