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媽的一生,都在怕給我添麻煩」!一位兒子自訴「春節與母爭吵經歷」看哭無數人
一轉眼,春節假期到了尾聲。
期盼一年的團聚時刻,就在忙碌與嘈雜中迎來了分別。
也許有人覺得七天的假期太短,但是對於要分離的人來說,相聚多久才算是夠呢?
從昨晚開始,我便把行李收拾了大半,只剩一些零碎的東西。
一大清早,母親又過來想給我幫忙。
她不顧我的反對,試圖將蘋果,還有兩瓶奶塞進我的行李箱:
「太重了,帶著費勁,再說了蘋果那邊也有。」
「拿著你路上吃。」
接著就是絮絮叨叨地囑咐:「多休息,別太累,少吃外賣。」
父親拿著手機,也從門口進來:
「去高鐵站的車聯繫好了,半小時后師傅就到,這錢你拿著,在外面別虧待自己。」
一邊說著,一邊把錢塞到我的手中。
那一刻,眼淚突然不受控制地滑落,我連忙低頭掩飾,不敢再對他們說什麼。
Advertisements
生怕一開口,就會暴露出哭腔。
老話常說:
「養兒一百歲,常憂九十九。」
越到離別時刻,為人父母,總是恨不得把所有的東西都塞進小小的行李箱。
似乎這樣,就能讓孩子少吃一點苦,少受一點罪。
還有一些向來寡言的父母,連囑咐都不敢多說,生怕說多了,就成了孩子的負擔。
其實,為人子女何嘗不是如此?
那些離鄉的遊子,在離別之際,也無法面對父母的情感,他們的內心同樣有千言萬語。
後台收到了幾位假期結束,即將離家之人的私信,讓我們一起聽一聽他們的心裡話。
「放下工作養不起家,拿起工作顧不上父母」
Advertisements
這是疫情三年來,我第一次回老家。
我的家鄉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子。
地方偏僻,環境惡劣,也沒有什麼吸引人的風景。
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,一輩子面朝黃土,不能給我助力。
所以很多人跟我一樣,選擇隻身一人,背井離鄉,在外打拚。
我一無學歷,二無技術。
來到城裡,也只能賣賣苦力。
三年的時間,我很少請假,節假日也很少休息。
因為假期上班一天的工資,能抵平時三天!
父母心疼我,打電話跟我說要照顧好身體,不要那麼拼。
但我不能停,也不敢停。
父母一天天老了,身體又不好。
我很怕我努力的速度,趕不上他們老去的速度。
為了彌補我不能回家的遺憾,我時常會寄快遞迴去。
這次回家,我給父親買了幾瓶好酒,又帶母親去了鎮上的金店,買了條金項鏈。
Advertisements
家裡的親戚、鄰居都誇我孝順。
父母嘴上合不攏的笑意,讓我覺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。
七天的假期,一晃而過。
我也想在家多待幾天,可我又得重新踏上征程了。
眼前是父母的滄桑,身後是生活的沉重。
他們理解我,我卻覺得對不起他們。
我只知道此刻,不能讓眼淚流下來,我要笑著跟父母分別:
「好好吃飯,別捨不得花錢。」
我們反覆互相囑託,誰也不敢再多言。
事到如今,我只能每個月多給家裡打點錢,讓父母晚年生活得好一點。
這或許就是我這個做兒子的,對他們唯一的慰藉。
「我媽的一生,都在怕給我添麻煩」
實不相瞞,這次過年我跟我媽又吵了一架。
這已經不是第一次,也不會是最後一次。
我上高中的時候,父親就出車禍去世了。
只剩下母親和我,相依為命。
之前媽媽還沒退休,在老家有工作有同事,我還能放心點。
但是現在,她一個人在家沒啥事,也沒有人照顧她,怎麼能不讓人擔心呢?
尤其是前一陣,我和她都確診了陽性。
離家萬里,我一邊拖著病軀,一邊還要擔心她。
每次打電話,都害怕她不接,每一個醒來的清晨,都害怕她有什麼不測。
她每次都說「沒事沒事,一點事都沒有」,讓我不知道她真實的身體狀況。
這兩年我們一直都在打拉鋸戰,我想讓她來我的城市跟我一起生活,她用九頭牛都拉不回來的倔強跟我抗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