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祖頭上的「自然卷」是頭髮嗎?為何和尚需要剃頭,而佛祖不用?

自佛教傳入中原以來,信徒眾多,人們開始塑佛像,建寺廟。供奉佛祖。去寺廟中燒香拜佛時我們會發現,佛祖雕像的頭上有類似於自然卷狀的髮髻。

其實這並不是髮髻,佛教專業術語叫「肉髻」。它是怎麼形成的呢?為什麼我們所看到的和尚頭上並沒有呢?

起源

無上依經所言「郁瑟尼沙,頂骨湧起,自然成髻也」。

佛法奧妙,不可言傳,只可意會。佛祖的「肉髻」在佛教中被叫做「三十二相」中的「肉髻相」。

「髻」為頭頂盤起來的頭髮,比如古人的髮髻。而「肉髻」則是指頭頂隆起的,形狀像盤發一樣的骨頭。

人們認為,這是佛祖在修行十種善行時,善行感召而來的法身,經書中提到,佛祖為了幫助人們擺脫苦難,便會從肉髻中湧現萬丈光芒。

在後世,人們也會認為,「肉髻」是身份的象徵,只有修行到一定的境界和層次,才能擁有「肉髻」。

佛教在世界範圍內有著深遠的影響,有個地方的人們,對佛祖的形象認知也存在偏差,除了我們最常見的螺發肉髻外,還有磨光肉髻,水波紋肉髻,束髮肉髻等形象。

印度那邊的水土養育出不同的人,那邊人的毛髮,膚色都異於我們中原人。尤其頭髮是自然捲曲的,經過千年歲月,演化成為今日的形象。

白駒過隙,幾千年來出現了太多璨如星河的文化,它們成為眾多人類心中的信仰,人們也在這些信仰中找到自我。

佛教的起源以及佛像的變化

在古老的印度,有一位名為悉達多的少年,他出生於高貴的婆羅門,卻感到十分困惑,迷茫。因為他始終找不到自我,無法理解人生的意義。

於是,他放棄了高貴的身份和財富,開啟了自己的苦修之路,一頭扎進了俗世紅塵。在經過了迷茫躊躇,對人生的懷疑之後,終於悟得真理。

曾在泥濘裡掙扎,在荊棘叢裡尋找出路,終於在自己熾熱的內心中找到答案。

他將他對於人生的領悟統統彙編進了經書裡,流傳下來,並創立了佛教,他就是釋迦摩尼。我們所說的佛陀在梵文裡就是覺悟者的意思。

釋迦摩尼本人不主張塑像,所以在他圓寂後的600年裡都沒有出現過佛像。只有一些象徵性的東西代表著佛教的信仰。

佛教創立以來,信徒無數,慢慢地開始在西域一帶生根發芽,幾百年的時光已經發展的尤其壯大,很多人受佛法的洗滌,皈依佛門。

後來受西方石雕的影響,人們開始用石頭雕刻自己心中的聖人形象。釋迦摩尼的形象也開始被人塑造出來。

起初人們雕刻的釋迦摩尼擁有一頭波浪捲髮,十分具有希臘的韻味。之後的歲月裡,佛教的影響力擴大至外域更廣闊的地方,佛像的形象也隨之發生改變。

釋迦摩尼圓寂的600年後,一位名叫鳩摩羅什的高僧通過絲綢之路將佛教的思想傳入了中原。之後推崇佛法的信徒越來越多。

有一個傳揚佛法的僧人途徑祁連山時,發現了祁連山之前開鑿的石窟,震撼之餘,萌生了想法,便就此駐足,在此為佛教開鑿石窟。之後便有了石窟和佛像相結合的藝術體。

東晉時期,戰亂不止,百姓們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,而統治者們是強悍的游牧民族,他們無法接受中原以儒治國的理念,自然當佛法出現在這片大地時,人們彷彿立刻找到了靈魂的棲息地。

王室成員皆成了佛教的信徒,他們開始大力推崇佛法,宣揚佛教,佛教在此時達到鼎盛時期。

佛教傳入中國後,深受本土的影響,人們開始用東方的審美來雕刻佛像。人們所造的雕像頭頂有高肉髻,身著袈裟,右手施說法印,左手執襟帶。

人們用莊嚴聖潔的形象來塑造佛祖,這種風格柔和了當地和從西域傳過來的印度風格。

佛像代表這人們心中對佛祖的一種認知,人們精心設計出佛祖的形象,再將他們雕刻出來,呈現在世人眼前,不同的朝代,不同的地區,佛祖的形象都是不一樣的。

為了凸顯佛祖的偉岸,往往人們會將自己心中認知的一些特點放大化處理,佛祖的「肉髻」在不同地方的雕像中都有著不同的樣子。

有些地方的佛像,佛祖是有頭髮的,高高盤起,也為髮髻的樣子。唐朝時期,人們以胖為美,人物大都豐腴,於是湧現了今天這種形象的佛像。當時的人們覺得佛祖這樣的形象更加具有親近感。

我們今天看到的大多數佛像,都是帶有濃烈的東方韻味的佛像。

一個生命創造出了非凡且宏觀的的精神世界,眾人的信仰如同水滴,匯成了汪洋大海。他們在那時代裡尋找精神寄託。而恰好,精神世界也接納了他們。

我們總能在佛像的眼裡看見悲憫,看見眾生皆苦的真相。我們的眼裡,佛像發散出來的光能度世間一切苦厄。

剃髮的由來

悉達多歷經磨難,他參悟之後,便將自己的頭髮剃去,他說「今落鬚髮,願與一切斷除煩惱」。

之後,他的信徒效仿與他,也都剃去了頭髮。由此可見,佛祖當初也是剃度了的。之後的「肉髻」是他佛相的顯現。

佛教認為,頭髮代表了人們在俗世的煩惱憂愁,所謂三千煩惱絲,正是此意。剃去頭髮,代表自己與俗世正式斷絕,遁入空門。

人們向來把身體髮膚看得很重,畢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,所以修行的人誓要斬斷一切過往,斷絕自己與世上親人的所有聯繫,日後相見,便要稱為「施主」。

剃去頭髮,代表著內心便再不為俗世泛起一絲波瀾,四大皆空。

另一層意思是因為要與別的宗教區分開來,佛教傳承至今,光頭的和尚,袈裟,佛珠已經是出家人的標配。

人們在莊嚴的佛像前卸下所有的偽裝。對於信仰,頂禮膜拜,在聲聲迴響的梵語中領悟真諦

來源:搜狐

Click to show more